但这种方法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持续绩优的基金经理很少,选择难度不小。
图:持续选出绩优基金的概率极低
来源:wind,民生加银基金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市场上的绩优基金经理很少,经过层层筛选后的绩优管理人必然会出现聚集的情况,通俗来讲,即“市场上选来选去就那么几个优秀的管理人”。长此以往,虽然公募FOF比小额资金在基金申购上有优惠,但更多投资者会倾向于直接购买绩优的基金经理,而不是再掏一个FOF的管理费,对于机构投资者更是这样。
第三种策略:资产配置上的择时,难度最大,却最有价值。
对于资产配置上的择时,市场上有争议,主要在于资产配置应该是长期的,尽量不要频繁择时,一方面准确率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交易的损耗太大。这个逻辑是没错,但在实践中恐怕仅仅对于大资金和长期资金才适用,尤其是社保、银行、保险等大型机构,其资金体量巨大、交易成本高、风险承受度低,当然要做长期的资产配置,而且主要应该配置债券等固收资产,以控制风险,追求稳定收益,未来公募FOF准备对接的养老金也将是类似的配置思路。其实冷静分析,这种长期配置或许会更容易一些,因为久期和风险偏好都定好了,照着需求去寻找相应的资产,只要投资中面对市场波动和各种风险坚持原则、坚持常识,投资结果基本都会符合预期。如果未来公募FOF能有这样的长期稳定资金,那么确实不应该做短期的择时,长期的资产配置方法必然是明智之选。
但是很遗憾短期来看,并不会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公募FOF当前的投资者,大概率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当面对股票、债券、货币、商品、港股等诸多资产时,什么时候买入?买多少?什么时候卖出?卖多少?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公募FOF对这类客户的价值最大–提供普惠意义上的资产配置,在公募FOF推出之前,除了少数高净值客户,鲜有客户会享受到类似的资产配置服务。
然而由于个人投资者资金体量小,长期投资的理念尚未成型,此时想当然地希望投资者明确自身的风险偏好,然后长期配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不现实的,因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能是漂移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抱有“既要绝对收益,又要相对收益”的较高预期。
如果公募FOF也仅仅是告诉投资者将70%或80%的资金投资到债券类基金,剩余资金投资到股票或其他风险资产的基金里面,那么从可预见的业绩来看,将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没什么差别,这样做的好处对管理人来说是稳,简单且不会犯错,但基本也没什么附加值,因为并没有解决客户在动态资产配置上的痛点,长此以往,个人客户将会直接选择绩优的偏债混合型基金。
因此普通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是管理人做动态资产配置,捕捉大类资产的波动机会,这是当前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块空白,也是公募FOF最能增加价值的部分。众所周知,动态资产配置不好做,甚至成功率不会太高。笔者认为,这类策略要成功,除了采用正确的方法并要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外,更应该做的是把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做好,因为提高胜率是不容易的,但做好资金管理及风险管理是可行的,正如索罗斯所说“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正确时获得了多大利润,错误的时候亏损了多少。”大家平时所玩的德州扑克和期货里的CTA策略都是典型的这种方法:成功率不高,但只要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做的好,小亏试错,然后把握住大的机会,结果一定会很好。
总结来看,公募FOF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上,简单的、可复制的模型,或者是不能体现出和现有混合型基金差异化的业绩,那么都很难成功,因为投资者不大会为这类无价值产品而额外付费。
笔者相信,再好的创新业务长期来看一定是要有业绩支撑,要给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而这方面需要所有从业者去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属于公募FOF的资产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