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不仅来自于接二连三的政策本身,还来自监管营造的持续高压态势,比如日前监管对银行、信托的现场检查。在“去杠杆、除嵌套”的穿透式监管思路下,以前用产品结构创新来应对监管的路子越来越难走。
微调已然无效,业务思路需要重塑。
在智信资管咖啡44期“多头出击,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业务突围”活动现场,来自银行、券商资管、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嘉宾达成的共识是:若能完成做资产到做客户、从重规模到重增收、从重主体和担保向重资产的质量的转变,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业务上仍有空间。

智信咖啡44期活动现场
业务思路重塑: 从做资产到做客户,从重规模到重增收
另外,以往银行习惯从中介机构拿资产,不直接面对客户。中介机构则拿着资产在全市场询价,导致同业间价格竞争,不少业务有规模但盈利低。接下来应该从重资产转为重客户,哪怕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这类“费力不赚钱”的业务,也应去开展以便粘住客户,然后进一步挖掘其融资需求。
在资本市场融资业务受困之时,金融机构嗅到了由IPO审核提速等因素带来的投资业务的参与机会。该类业务尽管难以上量,但单笔回报十分可观。
然而投资并不是金融机构的长项,尚需磨炼。有些项目可能就毁在一个经验不足的项目经理的一句愚蠢的话上。“如果你不懂资本市场,仍用信贷的思路去跟企业老板聊,对方是不愿跟你聊的,”一位在股权投资方面颇有经验的信托公司风控人士表示,“我们也是花了2年的时间才能写出有投资视角的尽调报告。”
拓展投资类业务首先需要金融机构扭转融资类业务的经营思路。“金融机构参与定增、股票质押回购、大宗减持这些传统的融资类业务,角色是资金提供者,赚的是固定收益,整个经营思路是看质押物。但若想参与投资类业务,则需将自己当成一个资产提供方,通过主动管理提升标的价值获得超额收益,风险也从信用风险转为市场风险。”上述在股权投资方面颇有经验的信托公司风控部人士表示。

嘉宾分享
定增难被替代,大宗减持有潜力
存量定增项目上,根据减持新规,解禁后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只能减持50%,所以由定增市场产生的受限制减持需求量至少有三、四千亿,多则可达到五、六千亿。银行可以通过信托受益权转让、银行代持模式、定增池模式、员工持股计划模式参与存量定增项目的减持。
增量项目上,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管部资本市场业务负责人认为,尽管可转债和优先股等的规模可能增长,但是它们的门槛明显高于定增,再考虑到再融资的需求持续存在,因此监管收紧定增及推进IPO无法长期对定增市场的整体规模形成压制。
但毋庸置疑的是,定增收益主要取决于折价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银行也应该转变思路,重视价值投资和资产配置的精耕细作。以往银行资金通过优先资金参与定增获取固定收益的模式已不符合大趋势,后续需要看重的是通过平层直投获取超额收益部分。
除了上述存量定增市场产生的五、六千亿大宗减持的规模,首发原始股份解禁带来的市场规模大约在0.8-1万亿元之间,而且大股东也会用足每90天就有2%大宗交易额度的机会,以目前股市约57.8万亿的市值来看,其减持常态化每年也可以带来1万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尽管大宗减持的市场空间不小,但小票的需求较多,这点和银行的喜好难以匹配,我们还是把它当作创新业务继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上述来自北京的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资本市场业务负责人表示。
股票质押仍是有稳定量的资产配置类别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基本稳定在1.4万亿规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股票质押业务依旧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大类资产配置。
“9.8股质新规”对单票质押率提出了60%的限制。对此,“场外+劣后”的模式开始流行,即银行理财资金通过投资券商资管计划或信托计划,通过场外模式配劣后资金解决场内质押率受限问题,通过适度提高融资成本使得受限制客户获得较高质押率。

(茶歇交流环节)
不接受尽调的股权投资项目最好不要碰

(参会嘉宾交流)
首先,企业已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就上市的进程、上市的障碍进行详细的论证策划,并就改制、辅导、验收、申报等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不少投资人将“券商进场辅导”作为Pre-IPO项目的判断条件,不过对于券商辅导,不要以为企业邀请保代一起跟投资人座谈就是券商辅导,而是要关注该企业是否在当地证监局官网上已发布上市辅导公告,且是否在保荐券商的官网上进行公告。另外,辅导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3到5个月完成,因此券商的经验变得尤为重要,尽量选择有同行业项目保荐经验和在会里有较多项目排队的券商和保代。
其次,上市申报的时间控制在2年之内;对于那些尚未盈利就估值百亿且对赌四年内上市的项目,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伪”Pre-IPO项目。此外,承诺一年之内上市的肯定是借壳或重组上市,肯定不是一个Pre-IPO项目。
最后,为防止企业以IPO的名义忽悠融资,金融机构投资Pre-IPO项目仍然需要跟企业签订对赌协议。建议以“上市申报”作为对赌的节点,并将申报时间控制在2年内,同时为防止企业报会后又撤材料,可以对赌“企业2年内申报材料,若申报不成功或申报后撤回材料,则需要回购”。考虑到监管层不支持对赌,可以在报会成功后撤回对赌,因为此时投资成功率已经很高,是否对赌已经不重要。
总之,金融机构参与未上市股权投资,一定不能满市场乱找资产。要找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资产,增加投研能力,深耕细作。例如,前期通过PE投资布局资产,等公司上市后,又可以转换思路,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提供资金支持。
作者|智信研究公司 鲍明业 田小蕾
鸣谢:部分参会机构
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扫描下方二维码